
7月14至15日,第三届CAFEA青少年智慧城市论坛在香港数码港举行,来自深圳、香港、澳门三地的代表队同场展示交流。深圳代表队荣获佳绩,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在建设未来智慧城市方面的“奇思妙想”和“无限创意”。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该论坛鼓励中小学生以学术论坛及项目示范形式呈现智慧城市方案,推动青少年相关科技知识学习,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是香港特区政府重点支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被香港教育局列进中小学教育活动及比赛项目名单。2022年,澳门和深圳也加入论坛,三地共同搭建起大湾区青少年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经过公开评选,深圳选派25支队伍赴港参加论坛。这些队伍包括: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等学校的小学组6支,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深圳市红山中学等学校的中学论文组10支,以及来自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东晓中学、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的中学项目组9支。
论坛举行当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为论坛致贺信。经过激烈角逐,深圳参赛队伍荣获多个奖项。其中,深圳市翠园中学《 “智腔”一基于蜂窝夹层调节结构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团队荣获吕耀东慈善基金嘉许奖;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守望新风——模块化智能安全新风系统》团队荣获港灯嘉许奖;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智慧城市更安全——保障外卖配送员交通安全的方法研究》团队获未来之星奖;深圳市红山中学《“超级”纪检员——基于Open CV和5G构建的电动车头盔佩戴监测系统》团队获最佳论文奖;其余21支队伍皆获论坛证书。
深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拓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深圳市科协今年也再次牵头主办了“2023深圳市青少年智慧城市创新交流活动”,共征集到109家学校的314组作品,评选出等级奖项94项,颁发最佳学术论文奖、最具创新项目奖等8项专项奖,被评选为深圳市2023年度“关爱未成年人十大实事”之一。
“深圳举办了多项具有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为加强大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升湾区青少年科学素质做出了大量工作。”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孙楠表示,深圳市科协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的交流合作,推动深港澳青少年更广泛的交流交往、互学互鉴,为大湾区建设发展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