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12日,由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主办,深圳紫荆湾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科创跨境”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促进深圳与海外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与技术转移,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投资机构代表出席活动。
关注疫苗未来,洞悉疫苗发展最新趋势
疫苗学和新型抗体技术知名学者、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终身名誉教授卢山带来《疫苗未来的发展与展望》主题分享,从疫苗技术的创新、研发策略、挑战应对以及公共卫生意义等视角出发,探讨了新型疫苗技术的发展态势。他认为,全球需要在公共卫生领域加强合作,持续关注各类病毒的变异情况,并据此调整疫苗策略。在疫苗未来发展前景方面,个性化疫苗的研发也备受瞩目,有望根据个体差异提高疫苗的接种效果。
聚焦跨境医学项目,展示创新成果与应用前景
AI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生物医学领域的革新。芨影科技创始人邱和松介绍了AI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基因开发和运用,通过集成多个人工智能模型,为消化道早期肿瘤提供精准的筛查与诊断。
质谱技术在体外诊断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样值得关注。融智生物创始人周晓光博士在分享中提到,通过该项技术,可实现对生物大分子的超灵敏、高特异性检测,这将为临床诊疗、疾病防控及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提供微生物快速精准鉴定的全新解决方案。
抗生素耐药性正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隐患。针对这一挑战,北辰生物临床研发负责人黄锦群将研究方向对准利用抗菌肽及噬菌体进行抗感染治疗,他介绍了该疗法在特应性皮炎、幽门螺杆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恩迈生物首席技术官陈超带来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一种针对新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类炎症因子的新型检测方法,其具备了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提前预测疾病发作,为临床及时干预赢得宝贵时间。
青澜生物副总裁陈方介绍了可溶解微针技术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的优势,这项技术通过微针贴片实现了药物的无痛、微创递送,可有效规避传统注射方式所带来的疼痛与感染风险。
探索生物医药新前沿,共谋创新发展新路径
在自由交流环节,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投资机构等各界人士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面临挑战与多元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会嘉宾了解了生物疫苗及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也为企业未来的创新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创跨境”品牌系列活动由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创办,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搭建跨境交流共享平台。自推出以来,“科创跨境”系列活动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未来,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将继续立足“搭平台、架桥梁、聚资源、促对接”的工作定位,聚焦前沿领域、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质效,不断擦亮“科创跨境”这一品牌。